找到相关内容95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诸宗竞演终南山

    白居易称之为“一片石”,僧人们曾爬到此石上坐禅、诵经,故又称 之为“定心石”。宾位亭,位于陡峭山坡间的一片开阔地,如今只剩下一块数十立方米的大 石头,此石经过人工雕凿,人称“月亮石”,也是白居易憩息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80869509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止观入门

    ”若不均等,此则行乖圆备,何能疾登极果?”止观二法,合则双美,离则两伤。若偏修习,便坠于魔外之流,而非正确的止观法门。譬如偏修息心止妄,却不于定心中起正思惟去观照谛理,即成枯木死灰,或证入外道的四禅八...近善知识五种,都是很重要的。如持戒不清净,言行就会逾越了规矩,使得心思迷乱,影响定心;衣食的供养不足,心即悬掉不安,不能长期的修行;居住的处所杂扰不静,身心也随著烦躁,而致坐立不稳;想专注修行的人,却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570239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法教篇(二)

    心所,也有好坏都要经过它们的许可——“遍行”和“别境”各五个心所,还有两边倒的骑墙派——四个“不定心所”。所以做好做坏,不一定要心王自己去动手动脚,完全是这五十一个臣佐去代劳分忧,所以八个识里面,总揽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0870436.html
  • 略论儒佛会通与两宋理学思维的基本向度

    类似。难怪北宋的契嵩、南宋的宗杲有“仁即佛、佛即心”的“仁佛”说。因此朱熹认为明道《识仁》,“浑沦煞高”、“难看”,不采入他的《近思录》中。   《定性书》是明道青年时代答横渠问“定性”(实际是“定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4270738.html
  • 二十唯识论述要

      定时定处,梦有定处定时,于汝共许,故引为不定。(二)难  ﹕梦无定时定处,如颂云﹕若眠于夜里,见日北方生,参差  梦时处,如何有定心﹖释﹕我所谓定时定处者,随识显现。  不应执实。(三)难﹕梦实...

    雪松讲;陈健民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0670797.html
  • 略析敦煌文献中所见的念佛法门

    即是念佛。上述的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,合称定心念佛,或者观察念佛;称名念佛,又叫做散心念佛。念佛思想传入我国很早,一般认为中土的念佛往生法门起于东晋的竺法旷(327-402),但实际上很可能要更早一些。...

    张子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1270845.html
  • 论《心经》与西游故事

      悟空有「心猿」之称;套在他头上的紧箍儿乃发自佛祖  的「心苗」;紧箍儿咒又名「定心真言」。而上文再三讨论  的《心经》和「悟空」,尤为全书的关键所在。  这个「心」就是烦恼之源。《西游记》书中,...

    张静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1370846.html
  • 儒佛两家同体精神之对照

    咫尺不隔,即远在十万亿佛土,亦是弹指即生。创天台宗的  智者大师有云:「但使众生净土业成者,临终在定心,即是  净土受生之心,动念即是生净土时,为此观经云:弥陀佛国  去此不远,又业力不可思议,一念即...

    朱世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2670914.html
  • 僧叡对空有二说之会通

    种种观想  页77  之中系念思惟,其中所提的从最初的  「沙门法者,应当静处敷尼师坛,结跏趺坐,整齐衣服,正身端坐,偏袒右肩,左手着右手上,闭目以舌拄、定心令住,不使兮散,先当系念着左脚大指上,...

    涂艳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4371109.html
  • 玄学思想与般若思想之交融

     3心无  温法师  空心不空境,肯定客观实有  4即色  支道林  色空不二,色空一体  5识含  于法开  6幻化  壹法师  空物不空心,肯定心之主体  7缘会  于道邃  (注﹕虚线部分,乃...

    刘贵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4771158.html